“政府+志愿+专业”协同发力,“公益+市场化”破解托育难题

惠东儿童友好社区入选全省推广案例

2025年11月27日惠州日报惠东新闻
字号:T|T
    泰园社区举办“守望童心·情暖夕阳”益民活动。    惠州日报记者洪鹊儿 通讯员徐楚琪 戴信芬 摄

泰园社区举办“守望童心·情暖夕阳”益民活动。 惠州日报记者洪鹊儿 通讯员徐楚琪 戴信芬 摄

惠州日报讯 (记者洪鹊儿 通讯员徐楚琪 戴信芬)日前,广东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践案例征集结果揭晓,惠东县“15分钟生活圈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案例凭借鲜明的创新性和突出的可复制性入选全省推广名单。

惠东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始终坚守“一米视角”核心理念,以满足儿童成长需求为出发点,将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枢纽平台,锚定15分钟步行可达的服务半径,系统性推进社区空间优化与资源整合。通过整合闲置空间、改造破损场地、增设童趣游乐设施与涂鸦景观等举措,全县多个社区已形成安全舒适、充满童趣的儿童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成长环境。

创新机制是惠东案例的核心亮点。早在2023年,惠东县就开始探索“社区合伙人”机制,构建“公益+市场化”运营模式,既保障基础托管、困境儿童帮扶等服务的公益性,又通过特色课程低偿服务、成人兴趣班拓展等市场化手段,实现项目可持续运营。同时,搭建“政府+志愿+专业”协同格局,依托“i志愿”平台集结大学生志愿者,联动专业教师、社会机构提升服务专业度,形成多方参与、优势互补的服务生态。

针对双职工家庭“托娃难”的普遍痛点,惠东各社区推出“托娃+成长”升级服务,将课后托管与兴趣培养、素质提升深度融合。平山街道泰园社区开设围棋、非遗文化等特色课程,黄埠镇盐洲社区为困境儿童提供公益培训,稔山镇阿婆角社区开展军体拳、硬笔书法等素质课程,实现了从“单纯看护”到“全面教育”的功能升级。其中泰园社区更将“合伙人”机制延伸至文化领域,引入“文艺大咖”,打造“音乐汇”等社区文化品牌,实现儿童服务与全龄友好的有机衔接。

作为第二批“未来社区”试点,稔山镇阿婆角社区的建设实践更具前瞻性。即将于今年底启用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楼,采用集约化功能设计,一楼设置“四点半课堂”、共享书吧咖啡厅、社区食堂等基础服务空间,二楼规划兴趣班教室、心理咨询室、儿童沙盘室等专业区域,让居民在单一空间内即可满足托管、学习、社交等多元需求,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截至目前,惠东县已有平山街道泰园社区、黄埠镇盐洲社区、稔山镇阿婆角社区等多个示范样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此次入选全省推广案例,不仅是对惠东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成果的肯定,更将为全省各地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宝贵借鉴。下一步,惠东县将继续深化“15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建设,拓展服务内涵、优化服务模式,让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区发展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