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家乡味道

2022年11月10日小惠同学趣味作文
字号:T|T

博罗县第五小学六(7)班 邓睿宽

当谈到“舌尖上的家乡味道”,那必然是一入夏时家中做的“童年回忆”——咸蛋。这物什美味无比,独具当地味道,是我在其他地方从未尝过的家乡风味。它并没有很浓的香气,却堪比昆仑鲍(bào)甫(fǔ,满汉全席中的一道菜)的美味。

外婆做的咸蛋可谓“一绝”。首先她对腌(yān)制咸蛋的原料十分“严苛(kē)”,总要在市场上挑半天,最后选出一些青色鸭蛋——“这种鸭蛋一般营养价值比白壳鸭蛋高,因为生这蛋的鸭大多为放养,吃鱼虾。”外婆骄傲地展示。

接下来就到了“重中之重”的制作——外婆独特的“秘方”腌制。这个腌制手法是她根据传统方法改良而来。先把花椒(jiāo)、食盐等佐(zuǒ)料熬(áo)一锅汤,用它把黄泥溶开,与草木灰拌(bàn)成泥浆(jiāng),再把鸭蛋放入准备好的白酒里充分滚一遍,最后裹(guǒ)上泥浆,分别放入瓦罐(guàn)内,封严罐口,等上40天就可以吃了。

好不容易等到腌好的这一天,解开的罐口那一瞬间,一股浓烈的酒香味转瞬即无,剥开黄泥与蛋壳,一颗垂涎(xiáng)欲滴的咸蛋出现——雪白的蛋白上流着红油,很好地包住了蛋黄。手指摸着,蛋白滑如凝脂(níng zhī),蛋黄呈流沙状,金色中泛着红油。我惊叹,这不是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上所说的“腌蛋以颜色细而油多为佳,净若秋云、艳如琥珀(hǔ pò)”的真实写照吗?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尝尝。就着清粥,蛋黄呈沁(qìn)心状,入口即化。蛋白咸味点到为止,鲜得欲罢不能,不齁(hōu)得令人反感。偶尔有一两个“不成调”的,但与清粥一就,也没了齁味。单是这样还不够,外婆不知从哪里看到了一种独特的做法。从河里抓几只蟛蜞(péng qí,淡水产小型蟹类),把咸蛋黄涂抹在蟹壳、蟹脚上,竟吃出了蟹黄的味道。

盛夏,我和弟弟在树下的徐徐清风中你争我抢地品尝着咸蛋,父母在旁边与外婆聊着家长里短,这一幕深深烙(lào)印在我对家乡的回忆里。外婆做的不仅是一道佳肴(yáo),还是我对家乡的一段回忆。

指导老师:陈昱睿

点评:本文以家乡的咸鸭蛋这一童年回忆作为主题,从精挑细选原材料,到生动详细地描述腌制过程,并从色香味形多角度展示咸鸭蛋的诱人。选材真实、主旨明确、节奏流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博罗县第五小学老师陈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