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上的集市

□高琳

2022年10月30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你见过田野上的集市吗?那时我们经过雨补鲁天坑和南龙古寨,已是黄昏时分。在万峰林的山脚下,汽车在秋天的山野里穿行,柔风阵阵,兰桂芬芳。明澈的田野如此殷实,有一些被遗忘的时光一如旷野上随风的稻穗,在阳光的折射中醒来。对于离乡久居城市的人来说,田野上的集市有特别的吸引力,那一瞬间被照亮的内心,如同跨进一道新门,重新发现自己熟悉却已渐渐陌生的土地与土地上的人,竟有一种意外的相逢,一种宁静的交融。

我们在田间路畔停下车来,只见小道两侧摆满了各类农副产品、干货、新鲜的山珍,火红的柿子等等。这是农村的交易集市,物品就地陈列,没有固定档口,也没有太多喧闹,一切都显得那么朴素与随性,但这份来自土地的馈赠却给秋天的原野平添了喜悦的色彩。热烈的生活气息,与黄昏那一缕安静的光线,以及远处金黄的稻穗和广袤的田野,构成了一幅最柔软、最有烟火气的人间画卷。走向摊位,我的目光落在绿野丛林中一簇簇可爱的精灵身上:黑牛肝菌、奶油蘑、谷熟菌、鸡腿菇、鸡枞菌;还有新鲜的竹笋,蜂巢里蠕动的蜂蛹等等。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礼物如此生动,而我,第一次见到诸多美味山珍置身于田间地头,感觉非常新奇。当几位看似当地农民的卖主微笑着介绍“蜂蛹50元一斤,牛肝菌25元一斤,丛树菇20元一斤”的时候,感觉便宜到有些难以置信,心中不由得更加赞叹原生态田园生活的纯朴与美好。

田野平实的生活场景泛起的是乡村纯真岁月的记忆。忆往昔,也曾有过这样与自然的相逢。有一年我携母亲在大理度假,一个清晨,天气放晴,我们从山水间度假村坐二路车前往洱海。那时是春天,广袤的田野,云雾缭绕的苍山近在眼前,白色的积雪隐隐约约在稀薄的阳光下闪耀,一大片一大片紫色的薰衣草,低矮翠绿的草莓地,粉色的蔷薇,五颜六色令人目不暇接。在这如诗如画的城市边缘,我意外发现洱海旁的才村码头附近竟然有一个集市。我和母亲兴奋地停车跑过去,发现这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日常生鲜!“排骨15元,鱼8元,红樱桃10元……”母亲一一询问,而我却为身边的美景所陶醉,站在集市旁的小路中间,感受着摇晃在身边的洱海,盛开在高原上的野花,仿佛触手可及的低矮的云朵,这充满市井烟火气的一幕让我感动并回味了好久。

再往前,是某年四月,遇见一场特大暴雨,一家人从湛江市区抵达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时,天气意外放晴了。徐闻一望无际的平原,转动着时光秘境的风车,环绕的苍穹,连接着蔚蓝晴空的菠萝的海洋,无一不渐变着四季的色彩。在田野的集市,我们看到了丰收后一张张欢笑的面孔,还有一车车满载而往的菠萝,它们在我的视野里穿行着,像列队出征的铠甲卫士,无比威武,也无比可爱。记得那天母亲开心的一句赞美:徐闻的菠萝像娃娃的脑袋。在那个闪着光的集市里,在那片广阔的田野上,犹如农民画家米勒的作品,有着更为壮丽的无限美,人们的笑容始终流露的是对土地蔓延的敬意,以及在记忆深处生命情感存在的朴素与灵性。

在丛林,在湖边,在平原,从田野的集市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我们会看到生活最本真的色彩与面目。那些景象是我们眼里最光洁,心里最生动的一部分,也如苏轼所表达的“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的人间况味与清欢。

回程数日,一直念念不忘万峰林下那片原野,那个如桃源世界里的集市,想象着我们还要再去那个地方,然而我却说不出那个集市的名字。那一幕只是途经我们的生活,并留下美好的记忆。我想,无论多少年过去了,宁静的乡村世界对喧哗的都市人来说很有吸引力的,那份对土地的真挚、亲切与感念一直在路上,未曾离去。亲爱的朋友,也许你也曾感受到这份田野的美好,在它尚未被命名之前,我愿意保存这份空缺,只爱它俗世的清欢,与沉默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