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与不甘

——小小说《驯兽记》显性与隐性矛盾之思

2023年04月03日惠州日报书苑
字号:T|T

《驯兽记》是作家申平创作的动物小小说,也是被作者施了“魔法”让人欲罢不能的小小说。读者首先便被故事里人与动物斗争的显性矛盾所吸引。作品对人与动物之间矛盾的剖析非常透彻。

小说以远古为背景,以先人为主角,既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也为故事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小说大篇幅描写大龙与马搏斗的场景,酣畅淋漓,步步惊心。搏斗场面从大龙扮作泥人在溪边设伏拉开序幕,随着情节起伏跌宕层次渐深,大龙跃上马背,使出“粘”“抓”“耗”三招,破了马“甩”“窜”“飞”的精心设计,最后,大龙绝地反击,直起腰、拉马鬃、鞭马头,一连串必杀绝技,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作者在描写人马殊死较量的过程中,前半部分笔墨着力于马上,后半部分重笔落在人身上。

躺平是不作为、不担当、逃避的代名词

读完《驯马》,我还有些替作者担心,作品对人和马的不同形象进行的入木三分的刻画,细节描写、场面描写,乃至对立方的内心戏及潜台词都已用到极致,后面的《驯牛》该怎么个写法?怎样写才能延续读者的更深层的阅读体验?

我的担心是多余的,高明的作者早已成竹在胸。《驯牛》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把大龙、小龙两代人自然衔接,还巧妙地换了角色,避开大动作的场面描写,让小龙用“怀柔政策”,以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把牛给“招安”了,作者如此设计不可谓不妙。

其实,《驯兽记》最妙的不是上面所说惊险刺激的打斗场面,也不是“驯马”“驯牛”写作手法的前后对比,而是在小小说结尾处,看似云淡风轻的那句对动物内心矛盾的解读。

“从此马儿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出征打仗为人类服务,但是马儿一直都很后悔,因为直到今天,它们依然被人类所奴役。”这是《驯马》的结尾。还有《驯牛》的结尾,我们先人对牛的躺平也给出精准的结论:它们既享受人类给予的安逸,又不满被奴役之苦。

读完《驯兽记》,很多读者的理解点可能会落在作者暗喻人与动物的和平相处、呼吁人类爱护动物、维护自然界的和平等几个方面。我不否认《驯兽记》所蕴含的这些深意,但在此,我只想就动物被驯服后的心里矛盾进行一些分析。

从某种角度讲,马和牛被驯服其实就是躺平的表现。它们为什么要躺平?因为面对强敌而退缩、束手无策,因为对生活安逸而产生依赖。虽然,它们是在无奈之下躺平,在躺平前它们也经过努力和争取,无法与强大的压力抗争,无法改变现实,退而求其次才选择了躺平。听上去好像情有可原,但事实上,躺平是不作为、不担当、逃避的代名词。

再说说马和牛躺平后就甘心吗?这个问题,作者在结尾总结马和牛内心独白里已经告诉了读者:它们既享受人类的照顾,又为自己被束缚、被奴役而抱怨;它们既想躺平,又有不甘,这是多么矛盾的内心啊!

躺平和不甘就像天平上的两个砝码,不是你起就是我落

作者在《驯马》《驯牛》结尾设置了马与牛的内心矛盾,也正是《驯兽记》要表达的隐性矛盾。这种内心的隐性矛盾不仅适用于对动物的深层解读,也适合对人类的解读,更适于当下人们对“躺平”概念的解读。

人们面对生活压力表现出消极无力、随遇而安、得过且过,与内心潜在的不甘、抱怨交错纠缠、蔓延滋长。躺平,是对现实的逃避,是对不作为的掩饰。躺平和不甘,就像天平上的两个砝码,不是你起就是我落。在这个无法平衡的不等式中,我希望少一些躺平,多一些不甘,也许不甘就是崛起的火苗。

如果躺平是最好的生存之道,是慰藉不思进取的最好解药,那么历史如何续写?社会如何发展?人类如何生存?从古至今,自然界都是适者生存,要么征服,要么被征服。征服不仅靠勇猛,更要有智慧、方法、坚持。

小说中的大龙、小龙勇敢征服马和牛,也是他们经历心理成长的过程,他们经历了漫长恐怖的暗夜,才迎来了黎明的朝阳。征服与被征服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是自然界不变的法则。不是不可以躺平,是生活与现实容不得任何躺平。如果选择躺平,就要放下不甘,因为躺平已经剥夺了不甘的资本。

我们可以试着把这个不等式带入《驯兽记》的场景里。试想:大龙和小龙在驯兽过程中选择躺平,那么被征服、被奴役的将会是谁呢?

(赵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