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的报告中指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号召全党要求真务实、创业实干、久久为功,勉励各级干部“谋事要实、干事要实,做人要实”。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带领群众艰苦奋斗、苦干实干,才使经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迸发出蓬勃生机。关于实干兴邦,我主要谈谈三点体会。
第一,实干兴邦对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充分体现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在要求,既明确了奋斗目标,又提出了实现途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标准高,任务重,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加上目前世界已进入新的变革期,我们的发展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又面临着新的风险和挑战。只有戮力实干,才能圆满完成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
第二,实干兴邦就要见诸实际行动。首先就要明确什么叫“实干”。“实干”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杜绝空谈,在“拼”和“奋斗”中“真正干起来”。然后,在“真正干起来”的基础上,在“实”字上狠下功夫。其次,要明确达到“实干”标准的途径。要达到上述实干的标准,就要从下面几方面去努力: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性,践行苦干实干精神,做到牢记初心使命。二是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实事求是地苦干实干。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三是以先进人物为榜样,磨练出“敢于斗争”的“实干品格”和“坚忍不拔”的“实干气质”,培养出“锐意创新”的“实干”风貌。
第三,要做到实干兴邦,必须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记住一些概念和提法。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就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化实践运用,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事实确实是这样,大禹苦干实干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为民除了水害;李冰苦干实干,创造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等。这些苦干实干的光辉业绩和优良传统,成为我们在新时代苦干实干、奋发创新的精神财富和学习榜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每一位中国人民都是见证者、参与者、实践者。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昂扬向上、实干兴邦的精神状态,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