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遇到这样的人,写人家名字时,随便弄个同音字,表示这就是你。这种人,手机上存的通讯录,名字常常错得一塌糊涂;给人发信息,称呼对方时,当然少不了把人家的名字写错。更要命的是,你要是向他指出这个问题,他还不以为然,以为你太计较,太认真,太死板。
我对于名字是比较敏感的。曾经有人发信息给我,问“你是某某吗”——这其中,有一个字与我的本名对不上。对此,我直接告诉他:“不是。”我并没有说谎,严格来说,错一个字,那就根本不是你所要说的那个人。试想,你去银行取钱,名字若是相差一个字,人家能把钱给你吗?如果你要对哪个人执行逮捕或者什么处罚,名字都弄错了,那会不会出大事?所以,名字虽然说是用来给人叫的,但还真不能随便写错。
何止名字,对时间、地点之类的细节,我也很敏感,容不得自己或别人出错。这些要素,在工作、生活中都是很重要的,弄错了,常常误事。对这些要素不在乎的人,可以说,基本是做事不怎么靠谱的,没准哪天就要被他给坑了。
为什么有些人不把人名、地名、时间等等细节当回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做事不认真,对什么都是一副马马虎虎的态度。当然,你要是说他不认真,他还未必服气,觉得是你小题大做,气量有限。
对待事情要不要这么认真?当然得看什么事。情况特殊或纯属娱乐的,要求低一点无所谓。比如吃饭遇到急事,时间来不及的话,随便吃点什么对付一下也是可以的,未必讲究那么多。比如去哪里玩,不巧的是“寻隐者不遇”,则不妨“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反正休闲时光在哪里打发都差不多。但是,对有些事情,就一点也马虎不得,特别是可能会导致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重大损失的。比如,因为错一个字,通知错了人,而真正要找的人没找到;搞错了时间,让别人迟到或错过了某个机会;弄错了地点,让别人白跑一趟,等等。这样的事,如果是由自己的粗心所致,便该有愧疚之心,要坚决杜绝“下一次”。
如果说到这个份上,还是不把各种细节当回事,那么,说明这个人的责任心够呛。只有做事不负责任,不把他人利益放在心上的人,才会如此行事。细节决定成败,这个观点在很多时候是成立的。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因为一字之差、一个疏忽,导致巨大变故乃至无以伦比的遗憾。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中原大战”就是这样。1930年5月,阎锡山和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讨伐蒋介石。阎冯决定双方各派一支精锐部队,在河南沁阳会师,集中兵力消灭蒋介石驻扎在河南的部队。不料,冯玉祥的作战参谋拟订命令时,粗心大意,竟然将“沁阳”写成了“泌阳”。偏偏河南既有沁阳,也有泌阳,二者相距甚远,而且泌阳还是蒋介石重兵把守之地。于是,冯玉祥部队因为一字之差,不仅没能和友军会合,还进入蒋介石的重兵包围圈,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办事马虎付出的惨痛代价。还有,20世纪末,西北某市有个企业,在包装袋上印错了一字,导致包装全部作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被时人视为教训。
种种新闻旧事,说明马马虎虎的人什么时候都有。有这种毛病的人,没伤到痛处时,往往很难改正,因为他们不会把这些“小事”当回事。这么多年来,我遇到过不少无视细节的人,实在看不下去时,难免忍不住啰嗦一顿,但收效甚微。我想,对这种粗枝大叶的人来说,可能只有触及其切身利益时,他们才知道责任心是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