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我认为,一本好书就是一位好的“启蒙老师”。对于新入职某行业的小白来说,一本入门书就是一位“启蒙老师”。几年前,一位同事转行做记者,问我看什么样的新闻业务书最容易上手?我推荐了林永年的《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修订本),里面有68种报道形式,有范文,有评析,还有提示。那位新同事睁大眼睛看着我:“真的有这么好吗?”“是的,我就是靠它上手写新闻稿的,也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创新新闻报道,通过创新获得省级新闻奖的。它就是我进入新闻行业的‘启蒙老师’!”
1993年,我在云南一家国有中型矿山办企业报,在昆明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1991年版的《新闻报道形式大全》,看完后,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新闻报道形式有60种。参考和借鉴书里的范文,我不但学会了写消息、通讯、评论、人物新闻等常规性的报道形式,而且还写了现场见闻、记录加旁白式报道、镜头录像式报道等创新性新闻报道形式。有了这本大全,我不但上手快,而且一年后成了带徒弟的老师,并且有新闻作品荣获第十三届云南新闻奖(1996年度)三等奖。这本书成了我学写新闻的“启蒙老师”。
1997年我离开矿山来到了广东惠州,辗转几家新闻单位后于2006年8月进入惠州日报社做记者。由于几次搬家,《新闻报道形式大全》被弄丢了。我到网上书店搜到了2003年版的《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修订本),于是买了一本。作者林永年对该书作了补充和修改,补充了8种报道形式。
创建于2006年的惠州平价商店,其经验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国务院办公厅以政务信息形式刊发惠州的经验做法。2011年4月14日至15日,全国推进“三项建设”稳定“菜篮子”价格现场会在惠州召开,惠州平价商店做法获充分肯定。如何解密惠州平价商店经验?一般常规报道是从正面入手,写平价商店起源、效果,再走访一下平价商店经营者、买平价菜的群众。我与同事罗煜明另辟蹊径,体验式采访,分别追踪一棵小白菜非平价过程和平价过程:用一天时间跟随在郊区租地种菜的农民李世高夫妇收获蔬菜,乘坐他们的三轮摩托车到农批市场,再跟随菜贩到三新农贸市场,然后再跟随零售的菜贩,将一棵小白菜涨价过程详细记录下来,体验到了一棵小白菜从菜地经非平价之旅后到达市民桌上的艰辛和无奈;第二天再跟随在蔬菜专业合作社菜地种菜的农民班少良夫妇收获蔬菜,乘坐合作社理事长李子平的货车直达华隆平价市场的摊位上,了解到了一棵小白菜为何在这里能保持物美价廉的奥秘。
采访回来后,我提出:写菜价追踪的报道见报了不少,有的还获过中国新闻奖,不能走老路,要创新写法,最好用拟人自述形式来报道——让小白菜以人的口吻来自述非平价之旅、平价之旅,揭开身份上涨之谜和平价之谜,使报道增强新鲜感,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和可读性。
我将《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修订本)“怎样采写拟人式报道”章节给罗煜明借鉴,他悟性高,当晚就写出了初稿,我再修改补充,写了通讯《一棵小白菜的非平价和平价之旅》,刊发在《东江时报》。见报后反响很好,同事们反映报道鲜活、有趣、可读,比如写菜农李世高到江北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卖菜的场景:“李世高焦急地等了1个多小时,其间走过许多菜贩,他们对我(指小白菜)0.5元/公斤的批发价嗤之以鼻。最后,在三新市场卖菜的老张同意以0.4元/公斤的价格把我们买走。”由于角度新、写法新,该通讯荣获2011年度广东新闻奖三等奖。
那位新同事听了我的讲述,相信了这本书的“魔力”,并向我借阅。没过多久,那位同事也上手了,所写的报道虽然内容上有待提升,但形式上像模像样。一年后我们都搬了办公室,那位同事来找我道歉,说那本《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修订本)弄丢了,表示要买一本还给我。
我笑了笑说,不用还了,只要对你有帮助,这本书丢了也值了。过了几天,我又在当当网上购了一本,将“启蒙老师”请回我家的书柜,时不时拿出来翻看一下,“见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