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今年要开始健身的,但由于很多原因至今没开始;明明知道明天要交一个计划,但是刷刷视频到了晚上11点还没有开始写;看到凌乱的衣柜,总说要整理,结果一拖1个月就过去了……你是否经常发生这样的状况。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拖延习惯,不严重的是小毛病,严重的就是“拖延症”。然而,不管是否严重,拖延对于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负面影响。这些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如何解决呢?
在辰格所著的《戒了吧,拖延症》(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中,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解析了导致每一种拖延行为模式的深层原因,指出其危害性,并从根本上提供了具体详细对应的战拖实战方法。希望通过这本书可以让每一位饱受拖延之害的拖延症患者都能够借此认识到导致自己拖延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彻底戒拖,成为更好的自己。
书中没有长篇大论的教条,它更像是由一个个生活片段构成的场景图。全书分为10个章节,解读了拖延症的类型、降低拖延发生概率的方法、造成拖延症的原因、战胜拖延症从抗击惰性开始、学会不找借口做事情、打造强大执行力的技巧、快速实现目标的方法等等,从拖延症的行为模式到拖延的危害,再到拖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作者逐一解开了谜团,并针对每一种原因导致的拖延都给出详细的战拖策略。
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让我很有收获,如“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比如有的事我总是追求完美,看似在追求最好结果,但常常因为压力太大导致拖延,事情也往往没有做成。作者认为,不必事事追求完美,只要把重要的事情解决好,当我们完全实现绝不拖延,高效顺利完成任务,再对薄弱环节进行修改和完善,就实现了完成与完美的统一。再比如,“一分钟也不要耽搁”,作者认为,要消除拖延,最好的办法就是现在就做。我们在接到一个新任务时,要切实行动起来,消除内心里那些“等一会再做吧”“明天再做”的意念,此处此时此刻就去做,一分钟都不拖延,才能慢慢戒除拖延的毛病。还比如“优先处理最讨厌的工作”,作者认为,改变不良习惯,抛开让自己沉溺其中的“舒适区”,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份苦差,每天做点自己不太喜欢的事,与自己的恶习抗衡,不因为心里的厌恶而拖延,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项自我修炼。
另外,作者还提出“别为难自己,总跟别人比”“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别被碎片化的信息带跑”“学会分解目标”“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等等,这些都从消除拖延行为模式的建立和良好习惯替代给读者提供了可借鉴的实用性方法,包括实现目标、管理时间、寻求支持以及处理压力以克服拖延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将心理学知识与现实问题有机结合,为那些在拖延者周围生活和工作的人们提供实用的建议。
(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