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城管执法局深耕服管执一体化

量身打造办案“文书指南”

2025年09月30日惠州日报惠城新闻
字号:T|T
    执法人员开展住宅小区物业专项执法检查。

执法人员开展住宅小区物业专项执法检查。

“以前办案总为文书格式、流程时限犯愁,现在有了明确指引,心里踏实多了!”一名执法人员道出惠城区城管执法局今年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以来的显著成效。

据介绍,今年来,惠城区城管执法局紧扣“服管执一体化一线工作法”实施方案要求,瞄准执法办案中的难点堵点,以文书标准化、流程清晰化、制度动态化三大举措精准发力,为执法工作高质量开展筑牢法治根基。

文书“定标”:为执法记录立标尺

执法文书是案件办理的“生命线”,格式不统一、要素不齐全曾是困扰一线执法的“老大难”。为破解这一问题,该局结合日常执法实践,系统梳理文书制作关键环节,量身打造了一套“文书指南”。

这套指南涵盖三大类核心文书:《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文书制作指南》《行政强制措施文书制作指南》精准聚焦文书制作要点,《现场笔录、询问笔录文书制作指南》则将现场勘验图、询问笔录、现场照片说明等常用文书“一网打尽”。

指南不仅明确了每类文书的格式框架、必备内容,更标注出填写要点,让文书撰写从“凭经验”转向“按标准”,执法工作的专业性与准确性显著提升。

流程“绘线”:为办案划清路线

“立案审批找谁签字?案件多久必须办结?法制审核过哪些流程?”这些曾经的“模糊地带”如今都有了明确答案。

针对执法办案中审批不清、时限不明、权责不清等问题,惠城区城管执法局量身定制3份全流程工作指引,为办案环节划出清晰路线。

具体来讲,《关于规范行政执法案件立案审批工作流程的指引》明确申请条件、材料清单与流转程序,让立案环节“不卡壳”;《关于行政处罚案件各环节办理时限的工作指引》将调查、审核、送达等全环节时限细化到“天”,从根源上杜绝超期办案;《关于明确案件办理流程和法制审核等有关事项的工作指引》则厘清各岗位职责,规范法制审核标准,实现“每一步有痕迹、每环节有人管”。三套指引环环相扣,让执法办案全流程可追溯、责任可倒查。

反馈“补漏”:让制度体系永久“保鲜”

执法实践不断变化,制度规范也需动态“保鲜”。为避免制度与一线工作实际脱节,该局建立起常态化问题反馈机制:定期收集执法人员在办案中遇到的难题,汇总案件办理数据并开展专题分析,从而精准捕捉制度执行中的“断点”与“盲区”。

“比如有执法人员反映,部分新业态案件的勘验重点不明确,我们就及时补充了相关指引内容。”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实践找问题、制度解难题、反馈优制度”的闭环模式,让执法规范体系始终贴合一线需求,确保每一项制度都能“用得上、管得好”。

下一步,惠城区城管执法局将持续深化“服管执一体化”建设,不断优化制度流程,让执法规范化成果真正转化为服务群众、管理城市的实效,为全区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力。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通讯员李曦蕊 蔡琳娜